· 清华大学对标“六个过硬” 全面加强新时代学校党的建设         · 同济大学构建三级党建质量标准体系 服务党建质量全面提升         ·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同济大学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 天津大学探索经管人才特色培养机制         · 清华大学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 武汉大学多措并举着力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难题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全力做好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 重庆大学扎实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         · 华中科技大学多措并举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相关内容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下载中心
·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05-21
· 教育统计管理规定 05-21
·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条例 05-21
· 新疆大学基本建设与维修改造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05-12
· 新疆大学基本建设与维修改造项目申报书及工作流程 05-12
· 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 05-12
发展规划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发展规划信息>>正文

发展规划信息第10期
2016-07-07 13:22  

 

 

发展规划信息

2016年第5期 (总第10期)

 

003

 

 

  国务院正式发布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

  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强大人才支撑

  以法治引领和推动高教改革

  2015年全国研发经费达1.4万亿 数千亿科技经费怎么用?

 

 

新疆大学发展规划处(211工程”办公室、对口支援办公室)

2016625

 

 



国务院正式发布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

615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37号),意见对于中西部教育的发展提出了全面的指导意见,而其中关于高等教育的内容也不少,明确提出了重点支持中西部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重点支持中西部14所和入围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的100所高校,同时扩大中西部省部共建高校数量将扩大到100所等。对于中西部高校来说,或将引来重大发展机遇。

在国务院此次发布的指导意见中,对于中西部高等教育的发展篇幅颇多,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包括:

中西部14所迎来全新发展机遇:意见指出将重点支持中西部高校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在没有教育部直属高校的省份,按一省一校原则,重点建设14所高校,推动管理体制、办学体制、人才培养模式和保障机制改革。鼓励各地从实际出发,支持有基础、有特色、有优势的学校,合理定位、创新发展,建设高水平大学。对于中西部14所高校来说,此次或将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继续实施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意见指出继续实施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支持学科专业与区域发展需求、地方产业结构高度契合,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综合性大学,以及学科优势特色突出,在专业领域具有较大影响的其他类型本科高校。对于被坊间称为211工程的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已经入围的100所高校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中西部省部共建高校将扩大到100所:意见指出将重点支持部门、行业协会以合作共建的方式,参与建设一批具有行业特色的中西部高校。扩大共建数量,优先在国防、农业、能源、矿产、交通、海洋、环保、医药、通信、建筑、金融、信息服务等领域开展共建,2020年将共建学校数量扩大至100所。虽然近年来很多高校步入了省部共建高校行列,但是中西部还有很多老牌院校依旧在为进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而不断努力,此次或许是最难得的一次机遇了。

高校对口支援范围将扩大:意见指出支持多种形式开展高校对口支援。鼓励高水平大学尤其是东部高校扩大对口支援范围,提高中部省属高校受援比例。形成阶梯式支援格局,第一阶梯由100所左右高水平大学支援中西部75所地方高校,第二阶梯由75所受援高校和部省共建高校支援中西部100所左右地方本科高校。

提升新建本科院校办学水平:意见指出将加快2000年以来中西部新建本科院校建设,引导一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突出地方性、应用型,培养大批当地适用人才。到2020年,中西部所有新建本科院校达到基本办学标准,管理更加规范,质量普遍提升。

(摘自:青塔网,2016615日)

 


 

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强大人才支撑

——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答本报记者问

记者:杜部长,您好!请问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应当怎么认识和判断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走向?

杜玉波:大学要始终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同向同行,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重要经验。我认为当前高等教育发展最重要的有四个特征。

一是发展环境从供给驱动向需求驱动转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的进程不断加快,人才市场的供需关系也在发生深刻变化,过去是由高校为主导的供给驱动,现在更多的是用人单位为主导的需求驱动。有人说,我国高等教育正在从“卖方市场”逐步走向“买方市场”,以前的大学生都是“天之骄子”,“酒香不怕巷子深”,现在是“皇帝的女儿也愁嫁”。高校应该树立市场竞争意识和优胜劣汰的危机感,在对接行业产业需求、优化调整人才培养结构上主动作为、有所作为。

二是发展定位从适应服务向支撑引领转变。我国正在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社会对先进科技和高素质人才需求日益增加,高等教育正在走向社会的中心,角色定位从过去的适应服务逐步转向服务和支撑引领同步。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产业升级首先是人才升级。美国硅谷的崛起是因为它靠近的斯坦福大学起到了发动机的作用。高校应该坚持需求导向、合理定位,自觉地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贴紧靠实,实现深度融合。

三是发展方式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我国高等教育正在从以规模扩张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转向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高校应该把发展重点从过去的拼规模、拼数量转向在稳定规模的基础上拼质量、拼内涵,提高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供给能力和水平,实现由“以量谋大”到“以质图强”的战略转变。

四是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向改革驱动转变。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的中后期,正在逐步从要素驱动转为改革驱动,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和释放发展活力。高校必须抓住机遇,因为抓住机遇就会赢得未来、丧失机遇就会落后一个时代,这是许多高校发展的启示和经验。我们不能再依靠零敲碎打、缝缝补补过日子,必须下决心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上做文章,理顺内部关系、争取外部支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记者:请问您认为高等教育要履行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重大使命,应当重点把握什么问题?

杜玉波:任何时候高等教育都要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核心使命。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高质量人才和高水平科研的支撑,是当前高等教育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战略任务。履行好这个使命,要做的工作很多,其中一个重点就是要解决好结构调整问题。当前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源在于结构性矛盾。一方面,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用人需求下降,总量压力很大。另一方面,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最为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十分紧缺,人才的供给和市场需求“对不上”。造成这种情况,重要原因在于一些学校定位不科学,学科专业特色不明显,人才培养的类型、层次不清晰,缺乏与行业和区域发展需求紧密结合的机制。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快结构调整,找准发展定位和服务面向。

要坚持学科有选择性发展,有所为有所不为。学科专业不在多、不在全,而在特、在强,在处理学科专业的存量和增量问题上,都要坚持这样的思想。对现有学科专业格局,学校一定要有宏观把握和科学设计,既不能一成不变,也不能因人而设随意变,关键要集中建设好与本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相匹配的学科专业群,压缩“平原”,多建“高峰”。事实上,世界一流大学中没有一所能够覆盖所有学科专业,而我们的不少高校却在热衷追求所谓“综合性”“全科式”发展。高校学科专业上的盲目布点、重复设置、“多而散”的功利行为,现在看来问题很大,必须痛下决心建立学科专业设置的预警机制,把就业状况反馈到人才培养环节来,科学合理设置学科专业。

当前,还有一个倾向也要避免,就是层次类型不能盲目攀高、一味追求学术型,而要形成梯度、对接需求。今后研究生教育要以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为重点,坚持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更多地要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更多地要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本科教育的定位是要培养适量的基础性、学术型人才,但更重要的是要对接国家战略和区域需求,加大力度培养多规格、多样化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记者:现在不少高校都很关注“转型”问题。您认为高校为什么要推动转型,怎么推动转型?

杜玉波:高校为什么要推动转型?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高等教育所依存的这个经济社会的大环境在转型。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必然要求高校的办学思路和人才培养模式作出相应调整。“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在推动转型的问题上,我们的态度要坚定,不能动摇,也不应当有疑虑和观望。

推动谁来转型?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讲,所有高校都面临一个转型的问题。但具体到高等教育内部来看,地方本科高校尤其是2000年后新建的这批本科学校转型发展的紧迫性相对要更强一些。因为从面上来看,这些学校存在的学科专业趋同、人才培养模式滞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足、就业结构性矛盾等问题比较突出。

转型转什么?不是“挂牌”,不是更名,不是学校升格,绝不是说换个名或者升一格就叫转型了。转型的核心是结构调整和内涵转变,明确办学定位,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具体来说,就是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突破口,推动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设置、实践教学资源、教师队伍建设等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上转。

怎么推动转型?关键要处理好中央和地方、政府和学校的关系。在关注和支持地方高校以联盟等形式推进转型的同时,需要进一步明确政府主导转型发展的方式。国家层面关键是做好顶层设计、政策支持和典型引导。顶层设计方面,《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明确了转型的思路方向和关键举措。政策支持方面,通过招生计划、师资培养、合作办学、财政倾斜等措施,重点扶持奖励那些在体制机制上有突破的高校,推动省级政府开展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试点。这里,我还要特别说两句话:一句话是转型的主要责任在地方。各地经济结构和产业发展需求有很大差异,省级政府应当对本省、本地区高等教育结构和高校的布局规划做出设计,调动省内资源支持本省高校的转型。另一句话是转型的主体是学校。每个学校转型的规划和方案,都应当由学校自己确定,这样既利于充分调动学校在转型上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也是高校办学自主权的体现。

记者:最后,请您介绍一下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应当重点解决好哪些问题?

杜玉波: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去年,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的《总体方案》,国务院以专门文件印发下达。《总体方案》指出,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要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这就明确了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总的指导原则和建设方向。“十三五”规划也指出,“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使若干高校和一批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我理解,学科水平是一所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学科特色是一所大学最根本的特色。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首要的是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当前落实好《总体方案》和“十三五”规划,要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解决中国高等教育服务和支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问题,这是国家的大局,是第一位的问题。二是解决中国所有高校都要争创一流、办出特色的内在动力问题,这是让所有高校都能感到有希望、有奔头,办学积极性都能得到充分发挥的需要。三是解决一流学科建设的目标和路径问题,这是把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的迫切需要。我们必须站在这样一个高度,对统筹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进行总体设计。具体来说,一是突出学科导向。以学科为基础,面向学科建设水平高、具备较好建设条件的高校,统筹学校整体建设和重点建设,通过一流学科重点突破,带动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使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二是改革遴选支持方法。充分依托第三方评价,参考借鉴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学科评价要素,综合高校高水平学科建设成效、办学质量、重要贡献和国际影响力等情况,采取认定方式确定建设一流学科的高校,重点支持一批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学科,重点布局一批国家急需、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发展的学科。三是打破身份限制。设立高水平准入门槛,建立公平竞争的遴选机制、有进有出的激励约束机制,始终保持一流学科建设的活力和竞争力,在公平竞争中体现扶优扶新、扶需扶特,努力形成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学科体系,引导不同类型的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四是强化质量管理。进一步增强高校财务自主权和统筹安排经费能力,完善经费管理方式,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实时动态监测,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办法,开展中期建设的绩效评价、周期结束后的总体评价,强化过程管理,建立退出机制。总之,没有固定身份,没有一劳永逸,一流建设永远在路上。

(摘自:《学习时报》,2016620日)


 

以法治引领和推动高教改革

(马怀德)

新修订的简称高等教育法61日起正式实施。新法在高等教育办学方针、人才培养、高校设立、学术委员会职责、评价制度、经费筹措等方面,做了7处修订。为什么要做这些修订?这些修订将对高等教育带来哪些影响?就这些疑问,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教授接受了中国教育报记者专访。

199911日至今,高等教育法已经施行17年,在这17年里,中国高等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高等教育的规模、质量、教育管理体制、大学治理结构,还是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都发生了改变。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要发挥法治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高等教育法应该修改和完善。”在马怀德看来,高等教育法涉及内容很多,从修改的内容来看,此次修改有非常强的现实针对性,是根据高教的现状和问题,针对当前的急需和特殊要求进行的修改。

明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

马怀德将此次修订的7个法律条文归纳为5类。第一类是对高等教育方针和任务做了补充和完善。

高等教育法第四条,将基本方针增加三部分内容,一是增加“为人民服务”,二是增加了要“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三是受教育者发展内容方面增加“美”。

 “这样就比较完整了。”马怀德表示,从高等教育发展现状来看,首先,要引导培养学生树立人民利益至上的观念,从教育的价值理念来讲,所以增加“为人民服务”;从培养内容上来看,应用型人才在人才培养结构中占有重要比重,他们必须要与社会需要相适应,要增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在培养规格上,美育也很重要。

与之相关的是,第五条关于高等教育的任务,在人才培养目标中,增加“社会责任感”的要求。“这是非常必要的,人才培养要以德为先,立德树人最重要的内容就是社会责任感,此次修改符合现代教育观和高等教育发展导向,也符合问题导向。”马怀德说,现在培养的不少人才缺乏社会责任感,这是需要引导的。

下放设立高校审批权限

此次修订内容第二类是高教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完善。高等教育法第二十九条第一款,将设立高等学校的审批权一分为二,分类审批,以放权为主,规定设立实施本科及以上教育、专科教育的高等学校,分别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省级人民政府审批。

为何要将审批权下放?在马怀德看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是新一届政府深化改革、开创新局的施政策略,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深化职能转变工作的“着力点”。

 “之前的教育管理体制权限比较集中,对设立高校的授权,也不是特别明确。此次教育行政审批权下放,符合简政放权的要求,有利于释放市场的活力,激发设立高校的社会意愿,对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用市场的方式和社会资源力量推动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马怀德表示。

第二十九条第二款明确,审批高等学校的设立,将应当“聘请”改为“委托”由专家组成的评议机构评议。马怀德认为,这也是政府职能转变的体现,让专家组成的评议机构有了更明确的权限范围。

强化高校学术委员会作用

新法修订的第三类内容是在高等学校的组织和活动方面,细化和明确高校学术委员会的职责,第四十二条,明确学术委员会有5项职责。

“之前也有规定,但比较简单,此次明确规定学术委员会有5项职责,其中,审议学科、专业设置,教学、科学研究计划方案,以及评定教学、科学研究成果,这两项是之前就有的,这次增加调查处理学术纠纷、调查认定学术不端行为,以及按照章程审议、决定有关学术发展、学术评价、学术规范的其他事项等3项职能,其中最后一项是兜底条款。”马怀德介绍说。

为何要明确学术委员会职责?在马怀德看来,这是为了适应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需求,也是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改革成果的体现。

“教育规划纲要实施之后,高校在进行内部治理结构的改革和探索,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强化教授治学,分清楚高校内部几类不同的权力和责任,强化学术委员会履行学术职责,比如,学术不端问题,处理学术纠纷,就是专业和学术问题,由学术委员会履行职责,更能体现教授治学,增强教授的使命感、责任感,调动教授在内部治理体系中的作用。”马怀德表示。

完善高等教育评估体系

改进高等学校评价模式,完善高等教育办学水平和质量评估体系,是此次修订的第四类内容。第四十四条明确,高校应建立本校办学水平、教育质量的保障与评价制度,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组织专家或者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对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效益和教育质量进行评估。

马怀德表示,这就明确了学校在办学水平、教学质量评估方面的权限,同时,还规定要及时公开相关信息,接受社会监督,这有利于高等教育办学水平和质量的提升。

此外,此次修订还在高等教育投入机制和营利问题上有了制度性突破。第六十条,对教育经费机制进行调整,明确举办者、学生、学校三方都要付出和投入,要实行以举办者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培养成本、高等学校多种渠道筹措经费的机制。

为了与民办教育促进法修订相衔接,第二十四条删除设立高等学校,不得以营利为目的的内容。马怀德表示,这也意味着国家财政将主要关注普及教育、义务教育,其他的教育领域将慢慢引进一些社会资本,向社会化方向发展。高校投入是多元的,办学形式也应当多元。今后,营利类高校就要按照企业的方式进行运行和管理,其属性、定位及责任更加明晰。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661日,作者系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

 

 


2015年全国研发经费达1.4万亿 数千亿科技经费怎么用?

正在北京召开的“科技三会”——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科研经费管理成为最受关注的话题。

近年来,中央财政对科技创新扶持的力度不断加大。数据显示,2006年至2014年,中央财政一般公共预算科学技术支出从1009亿元增加到2899.2亿元,并带动全社会研发投入快速增加。据国家统计局初步统计,2015年全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为1.4万亿元,其中企业研发经费逾1.1万亿元,政府属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研发经费约为3000亿元。

中央系列政策强调“鼓励、尊重、约束并行”,地方通过科学化管理防止“一统就死、一放就乱”。

改革剑指僵化、碎片化、不规范三大顽疾

据了解,从中央到地方,从科研院所到高校所出台的相关改革,问题导向明显,针对科研经费在实际使用中存在的僵化、碎片化、不规范等问题制定了相应措施。

——为制度“松绑”,解决僵化问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郝跃说,科研经费的报销制度往往非常繁琐,管得太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医学家樊代明说,“假如预算中的小白鼠是20只,如果有小白鼠意外死亡,则需自掏腰包购买,因为这在预算之外。”

为解决“管得太死”问题,北京市在部分课题上探索“变年度定额为周期内总额控制”,为高校在项目实施中留足了纵向调节空间。

中科院在“璀璨行动”科研项目中探索“后补助”制度,效果明显。中科院半导体照明研发中心主任李晋闽说,为了让经费用在“刀刃”上,“璀璨行动”改变以往每年按既定额度资助经费的方式,而是采取设定节点考核的方式拨付经费,可由每个团队按照研究进展决定周期使用经费数量,保证科研资金使用更加科学有效。“璀璨行动”项目以5000万元资金撬动亿元级的LED照明产业发展。

——建设统一国家科技管理平台,避免资金“碎片化”现象。

不少科研人员曾抱怨,申报科研经费常面临多头管理、科技资源配置重复申请、重复投入等“碎片化”问题。即将在2017年建成的公开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将解决这一问题。平台由科技部牵头,通过30多个部门参与的国家科技管理的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进行资源统筹和协调联动,避免重复申报的烦恼。

政府放权是该平台的另一大亮点。“政府不再具体管项目,通过竞争择优遴选了7家专业机构承接项目管理。它们的管理能力和服务质量正在接受着科技界的检验。”科技部部长万钢在5月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严格监督通报,改变科研经费不规范局面。

多年来,科研经费真正用于科学研究和开发的只有一部分,不少则用于开会、出差,有的甚至出现寻租和腐败现象,管理极其不规范。头顶“最年轻工程院院士”光环的李宁,就因私吞数千万元科研经费被批捕。

从中央到地方,相关部门正通过更严格、透明的监管制度,加强科研经费的规范:科技部今年4月点名通报海南师范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6起违规使用科研经费问题;湖南、甘肃、云南等地陆续建立了科技报告制度。

中央五大措施令科技资金管理“升级”

如何确保科研经费花得出、用得好,进一步释放创新潜能?6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亮出五大措施,旨在推动科技资金管理“升级”。 常务会议提出:

一是简化中央财政科研项目预算编制,将直接费用中多数科目预算调剂权下放给项目承担单位;

二是大幅提高人员费比例。用于人员激励的支出占间接费用比例从原来最高5%提高到20%。对劳务费不设比例限制,参与项目的研究生、博士后及聘用的研究人员、科研辅助人员等均可按规定标准开支劳务费;

三是差旅会议管理不简单比照机关和公务员,中央高校、科研院所可根据工作需要,合理研究制定差旅费管理办法;

四是简化科研仪器设备采购管理,中央高校、科研院所对集中采购目录内的项目可自行采购和选择评审专家;

五是合理扩大中央高校、科研院所基建项目自主权,简化用地、环评等手续,对利用自有资金、不申请政府投资的项目由审批改为备案;同时,要落实和研究完善股权激励政策,建立科研财务助理等制度。

(摘自:光明网,201663日)


 西安交通大学启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行动计划

为贯彻落实“双一流”计划和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目标和任务,努力抢占人才培养制高点,切实解决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于近日启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行动计划。

该行动计划的总体目标是: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立品行养成、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维创新“四位一体”的教育质量观与育人体系,致力于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社会责任感和扎实基础、科学素养、全球视野、求实创新的优秀拔尖人才。主要内容包括使命教育,品行养成;践行“四个一百”(阅读百本经典,聆听百场报告,认识百名老师,参加百场活动),厚实人文与科学素养;引导名家名师关注和投入教学;狠抓第一课堂教学质量;规范管理,精细服务,营造良好育人环境;褒扬尊师重教,追求卓越教学;积极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举办“科技创新成果展示月”;组织体育锻炼,践行“体育精神”八个方面。为保证行动计划扎实有序推进,学校每年制定重点工作任务书,将责任和任务分解到各相关职能部门、学院和书院,各单位围绕计划制定实施方案,落实责任人,明确内容、时间进度与考核方式,年终召开专题会议,总结交流成效和经验,将优秀经验制度化,形成长效机制。

今年的重点工作主要包括顶层设计和课程建设、制度层面、优化学风教风等方面的10项内容:全面落实巡视诊断提出问题的整改任务;在全校范围内营造“学生好学、教师好教,学生善学、教师善教”的良好学风和教风,深化新生养成教育的内涵,将使命教育、品行养成教育以及“四个一百”计划纳入人才培养整体框架;请知名优秀教授和高层次人才推荐学科专业经典书目,制定鼓励师生阅读经典的激励措施;开展“最受喜爱的老师”评选与表彰活动;9月起全面实施新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出台教授投入本科生教学的考核制度;落实好《关于加强基础类、核心类课程质量建设的实施办法》,启动全部基础课程的建设,同时制定面向基础课教师、实验系列教师的评价考核与发展实施办法;严格执行第一课堂教学规范与制度,狠抓教学管理和教学秩序;出台相关政策,引导、激励教师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混合式等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建立数、理、化等基础课程月考制度,实行过程累加式考核评价,落实基础课第三方命题,建立试卷评阅反馈制度;加强教学质量评价,建立多视角、多维度的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强化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

据了解,与该行动计划关联互动的是“双一流计划”人才培养专项的八大工程,即生源质量提升工程,名师、名课、名教材建设工程,创意、创新、创业(三创)平台建设工程,学科/专业经典文献集建设工程,学生双向国际交流、双学位推进工程,研究生“三助一辅”体系建设工程,教学条件改善工程,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程。这是“十三五”期间实施行动计划的8项重点任务。学校将于正常的教育经费之外,在“双一流”计划中投入1.6亿元用于行动计划和八大工程的建设。

(摘自:西安交通大学新闻网,2016615日)

 

 

重庆大学积极构建高质量特色化人才培养体系

强化协同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立弘深学院和博雅学院,培养工程类及管理类学术型创新人才和基础文科类研究型后备人才;在部分学院开展大类招生,实行12年宽口径培养;推动63个专业实施第二专业、辅修专业培养,拓展学生发展路径;建立课程讲座大赛活动基金资助基地孵化一体化的多部门密切协作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充分发挥重庆自主品牌汽车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作用,深入推进校企联合培养;加强与企业合作,实施订单式协同培养;推进14个专业实施卓越工程师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创办重庆大学辛辛那提大学联合学院,引进COOP工程教育模式,促进工程教育改革;开办ACCA试验班,培养国际化高素质会计人才;与国外40余所高校合作,开展学分访学、校际交换、联合培养等培养模式。

加强通识教育,突出通专融合培养。着力构建贯穿学生整个学习生涯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促进通识教育与大类教育及专业教育协调发展,培养学生广阔视野和创新意识。重点开发建设包含人文学科、社会科学、科学技术、创新实践等四大类共计120余门通识教育新课程。建立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和博雅学院,大力引进人文学科优秀青年学者。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开设《经典阅读》《大学国文》等一批通识教育课程。在选课和毕业审核制度上增加通识教育选修课学分和非限制选修课学分,鼓励学生跨学院(学科)修读课程。

深化教学改革,推进学研融合培养。推行上好大学第一堂课活动,鼓励资深教授为一年级学生开设基于探究式学习的新生研讨课。推进公共课教学改革,《大学英语》突出听、说、读、写能力培养,提高学生跨文化思辨和交流能力;《大学物理》实施以体验为引导,以问题为驱动的探究式教学模式;《高等数学》按学科大类实施分类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试点大班专题授课、小班分组讨论的教学模式。60%左右的专业课实行小班教学,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与学;鼓励教师结合承担科研课题和最新研究成果,多开设反映学术前沿的课程,引导学生提早介入科研过程;指导学生课外学习、阅读相关论文和科研资料,加深对课堂教学知识的理解运用,培养激发学生探究热情和创新意识。投入专项经费实施重大教改项目,推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有机结合为目标的教学改革与探索。

突出个性培养,完善质量保障制度。实行弹性学年学分制,学生在国内外同类高校修读的课程学分可以互认,方便学生开展学习交流。改革长期基于专业行政班的集中教学组织形式,推进和实施先排后选的排课方式,实行分级、分类、分项教学等适应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分散教学组织形式,让选课过程逐步变成学生自我规划的过程,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规范教学运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基于全过程培养,构建了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自我调查及第三方调查质量评价、教学质量信息收集处理反馈机制等有机结合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

(摘自:教育部官网,2016531日)

 

 

 


首届高等教育信息化校长高峰论坛在北京联大举行

527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和北京联合大学承办的首届高等教育信息化校长高峰论坛在北京联合大学举行。与会代表围绕“融合·创新·引领——高等教育教学变革之路”主题,探讨我国高校信息化发展方向,搭建高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决策、交流平台,推动高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整体发展。(详情见:中国教育新闻网,2016530日)

 

推动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创新发展

会议指出,要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战略高度,明确重点研究基地肩负的使命与责任,不断提升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创新能力,引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要创新治理模式,推动基地管理由过程约束向目标管理转变;创新科研组织方式,系统推进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和方法创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重点研究基地的育人育才水平。(详情见:《中国教育报》,2016619日)

 

国内首个科技论文预发布平台正式上线运行

国内首个按国际通行模式规范运营的科技论文预发布平台——“中国科学院科技论文预发布平台”13日上线运行。该平台将与传统的基于期刊成果发布方式形成有效互补,致力于构建一种新型的学界自治的科研成果交流和共享平台,保障优秀科研成果首发权的认定,推动科研成果的开放获取,促进更大范围的学术交流。(详情见:《中国教育报》,2016614日)

中国人民大学与北京理工大学开展战略合作

中国人民大学与北京理工大学今天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协同育人、协同创新、队伍交流、文化建设等方面开展战略合作。其中,在协同育人方面,双方将在部分专业共同制定培养方案或开展双学位教育。(详情见:《中国教育报》,2016615日)

 

中美启动应用技术教育“双百”合作

第七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工作会议6日举行。中美双方同意启动应用技术教育“双百”合作,5年内实现两国100对应用技术大学、学院的深度合作,100对校企深度融合,联合培养具有国际标准、国际视野的高等应用技术人才。双方表示,愿以本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为契机,落实好中美两国元首重要共识,深入扎实细致地开展人文交流活动,承上启下,谋划未来,为增进两国理解与互信作出更多贡献。(详情见:《光明日报》,201667日)

 

丝路青年领导研究中心在西安交大成立

63日,丝路青年领导力研究中心揭牌暨捐赠仪式在西安交大举行。校长助理程建设在致辞中说道,希望通过研究中心这个平台,以青年学生的发展需要为根本立足点,整合社会、企业等各方资源,充分发挥各界优势,探索并形成“产学研”有机结合的中国青年领导力培养模式,培养更多、更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摘详情见:西安交大新闻网,201664日)

 

打造高质量中国特色高端智库

2016中国智库创新峰会”66日在京举办。来自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及媒体代表,围绕中国智库创新进行经验介绍与交流,分析智库发展面临的新挑战、新问题,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创新发展建言献策。(详情见:《中国教育报》,201669日)

 

教育部:高校不准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

教育部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再次强调各地各高校要抓紧建立健全有就业意愿尚未就业毕业生统计机制,以精准统计为基础,重点摸清有就业意愿尚未就业毕业生状况。各高校不准以任何方式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或劳动合同,不准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发放与毕业生签约挂钩。(详情见:新华网,201667日)

 

浙江农林大学:创业实践报告可替代毕业论文

为减少创业学生的后顾之忧,鼓励、引导学生投身创新创业实践,同时促进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浙江农林大学出台了《本科生发表论文、参加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替代毕业设计(论文)实施办法(修订)》。按照这项规定,参加过创业活动的三年级或四年级学生都可以在创业的基础上,完成相关实践报告。经答辩与审核,达到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要求的,就可以申请以创业实践报告替代毕业论文。(详情见:《中国青年报》,2016616日)

 

2016年区内外普通高校计划在新疆招生13.57万人

2016年全国统一高考于67日至9日进行。今年全国高考报名考生共940万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报名考生共有16.61万人。今年全国本科招生计划为371.4446万人。2016年区内外1380所普通高校计划在新疆招生13.57万人,其中,本科层次7.32万人,专科层次6.25万人;安排在疆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1687名,其中国家专项计划1487名,地方专项计划200名,均为本科层次计划;安排南疆单列计划5121名,其中本科层次计划2690名,高职(专科)层次计划2431名。(摘自:教育部网站,新疆招生考试网)

 

重磅:超215亿!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年度项目出炉!

    从622日开始,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陆续公示了29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拟进入审核环节的2016年度项目清单,共有443家单位牵头承担的737个项目进入公示阶段,总经费超过215亿。从项目牵头数量上来看,清华共有18项位居各单位第一,而且项目总经费超过5亿元。天津大学牵头数量高达13项位居各单位第二,总经费达2.95亿元。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浙江大学牵头数都有12项,并列第三。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单项经费最高的是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的“磁浮交通系统关键技术”,中央财政经费高达4.33亿元。此外,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的总经费也高达9.67亿,位居各单位第一。(详情见:青塔网,2016623日)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Xinjiang University 新ICP备号05003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