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第4期 (总第9期)
● 政治局常委密集视察高校,透露哪些信号?
● 大学办学院还是“学院办大学”
● 双一流:地方高校不应“置身事外”
新疆大学发展规划处(“211工程”办公室、对口支援办公室) 编
2016年5月31日
政治局常委密集视察高校,透露哪些信号?
全国两会后,政治局常委们密集赴各地视察。凤凰网注意到,多名常委视察时到访当地大学,同在校师生交流。
据不完全统计,一个多月以来,清华、北大、中科大、西安交大、长安大学、四川大学、中南大学、国防大学等先后迎来常委们的足迹。
常委视察高校,关注什么?
除了看望师生和学校建设、发展情况,常委们视察高校时,关注点也各有侧重。凤凰网关注到,创新、就业、文化、党建、高校改革等话题是常委们考察的重点。
创新
习近平视察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时强调,创新居于五大新发展理念之首。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必须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要依靠创新,不断增加创新含量,把我国产业提升到中高端。我国的经济体量到了现在这个块头,科技创新完全依赖国外是不可持续的。我们毫不动摇坚持开放战略,但必须在开放中推进自主创新。
李克强视察清华北大时,同样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行考察。
在听取学校开展的第四代先进核能技术、新能源汽车、下一代互联网、凝聚态物理、类脑计算机等重大项目研发和应用情况介绍后,李克强十分高兴。
他说,创新既要靠自己的力量,也要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和经验,加强院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协同创新,避免在同一水平上并行研究,以更有效地利用人才和资源,形成合力,这样创新的速度会更快、成果也会更多。
考察四川大学时,李克强也积极评价学校在高分子材料等领域取得诸多创新成果。
刘云山视察长安大学时,详细了解学校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培育的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并在学生创业团队设计的产品——Aphoto教学白板上写下了“长安大学”四个字。
张高丽在中南大学时,视察学校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果,了解大家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精神的领会贯彻情况,察看了无人机、清洁机器人等大学生创新创业作品。
就业
考察四川大学时,李克强同招聘企业和毕业生们交流,了解今年就业市场情况,叮嘱学校不仅要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学科,更要在做好毕业生就业中尽更大责任。
文化
习近平在中科大寄语大学生,增强文化自信。习近平说,我们对中国建设国际一流大学、培养国际一流人才充满自信。我们的胸襟是开放的,包容并蓄。幸福不是从天降,中国人民取得的成就是很了不起的,不要妄自菲薄,同时要自强不息。
李克强在清华大学了解“清华简”的保护及研究进展情况。
“清华简”是一批记录大量经、史类书籍的战国竹简。李克强仔细察看竹简清理、保护情况,与专家深入交流,询问竹简的研究进展和与目前经典古籍的差别比较。
他说,你们的工作很了不起,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希望加大研究力量,开展多方合作,争取有更多重大发现,弥补史学研究上的一些空白缺憾。
高校党建
早在2014年12月,习近平在第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讲话时就强调,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
在长安大学调研时,刘云山重点调研了长安大学在党建工作、意识形态与宣传思想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特色做法和所取得的成效。
在西安交通大学,刘云山听取崇实书院2013级学生党支部以“青年好声音,网络正能量”为主题的支部组织生活会。“刘云山对大家迅速踊跃学习总书记讲话精神予以高度肯定。他引用习总书记写给清华大学建校105周年的贺信内容,勉励交大师生牢记立德树人,立德成才,成为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校改革
习近平在视察国防大学时强调,要围绕实现强军目标推进军队院校改革创新,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李克强在清华、北大时,就教育改革发展进行考察。同一天,李克强还出席了在北京大学举办的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座谈会。
在今年两会上,教育部长袁贵仁也谈及高校的转型发展。
但具体怎么改,是否有顶层设计?
十八大后,中央已在多个领域召开专门会议。如:2014年10月,全军政治工作会议时隔15年后在古田召开;2015年5月,中央统战工作会议时隔9年后再度召开;2015年7月,首次召开中央群团工作会议;2015年12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时隔37年再召开……
联系到近期常委们的密集视察,未来是否会就高校的改革、发展召开类似会议呢?
不论是否会召开类似会议,常委们的视察,对高校、高等教育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摘自:凤凰资讯,2016年4月28日)
大学办学院还是“学院办大学”
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发布之后,在全国省市自治区、各高等学校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认为吹响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冲锋号。刚刚出台的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进一步把“两个一流”建设纳入到教育现代化重大工程系列当中。在这两个政策文件的指引下,各地、各高校也正在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十三五规划的制定,进一步研究本地区本单位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师生活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具体措施。然而,从已经出台的一些区域性和部分高校的政策文件看,校院关系的调整与改革尚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校院关系影响了整个大学的办学活力
校院关系,指的是大学管理层与学院一级教学科研单位之间的组织关系。目前这个关系的现状是什么?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是大学办学院,而非学院办大学。展开一点说,在校院关系上,学校一级处于支配的、主导的和强势的地位,学院一级处于依附的、被支配的和弱势的地位。这种关系不仅体现在学院领导班子的配备上,而且还体现在学院的专业设置、招生、人事招聘、职称晋升、课程与教学管理、科研组织、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资源配置等很多方面。
可以说,在大学内部的校院关系中,学院一级的自主权是非常小的。这一方面反映了目前高等教育法赋予大学办学自主权本身的落实不到位,很多自主权也不在大学手里;另一方面与长期以来形成的大学内部行政化的管理模式也有着直接的关系。众所周知,大学和学院处于不同的行政序列,大学一般是厅局级,少数“985大学”是副部级,实体性二级学院都是处级,与大学的职能部处在一个行政级别。大学对学院的管理基本上参照政府部门上级对下级的管理方式,各学院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国际交流与合作等领域的学科特性很少或很难被考虑,“标准化”“一刀切”“齐步走”的现象比较突出。这种大学与学院的关系模式,极大地制约了学院改革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影响了整个大学的办学活力。
从实际情况来说,学科建立在学院的平台上,学院是学科建设的主体,从而也是人才培养的主体、科学研究的主体、社会服务的主体、文化传承的主体以及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主体。以人才培养为例,各个学科对人才的素质要求是不一样的,适合学工的与适合学理的不同,适合学人文学科的与适合学社会科学的要求也不同。从这个角度来说,什么样的学生最具发展潜能,应当是各个学院的教授们说了算,学院在招生工作中应该具有主导性的话语权。但现在的情况不是这样,大学招生是大学的招生办说了算,是招生办统一制定招生政策、统一进行招生宣传、统一组织录取。招生结束后,招办将录取的名单交给学院,招生工作就算结束。招办在分析招生质量时,主要就是从各专业招收新生的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及其历史变化来看,对于各专业特殊的素质要求不做太多分析。
与人才培养领域的情况类似,其他工作领域的校院关系也差不多,作为大学层面具体执行部门的大学各职能部处在工作中的行政主导非常强,不愿意或不能够深入地了解、考虑院系工作的特殊性、多样性和具体情况,导致各项工作中的专业性比较薄弱。这就导致了大学及其职能部处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担纲主要的角色,开会、调研、做规划、发文件、定指标、进行监督和评价等,忙得不亦乐乎。学院层面在大学的各项改革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未能得到切实的尊重与发挥,很多时候反而成了改革和发展的客体,担当执行、配合、服从、接受评价等角色。作为这样一种角色,学院在大学诸多改革中的自主权和话语权比较低,多数时候都是被当作改革的对象,对大学改革本身有一种恐惧感、疲劳感甚至厌恶感。在这种情形下,要想焕发出大学的活力,全面提升教学、科研、服务、文化传承及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的质量,是非常困难的。借用两个时髦的词语,尽管近些年来我国高等学校的改革层出不穷,但是学院师生们的实际“尊严感”与“获得感”并不明显。
完善现代大学治理必须调整校院关系
基于上述分析,我认为要建设好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必须借鉴国际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经验,花大力气调整我国大学校院两级的关系,进一步强化学院在大学改革创新中的主体地位,牢固树立大学层面含职能部处层面的工作全心全意为学院改革和发展服务的思想,为切实实现“学院办大学”的理念创造积极条件。这是影响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关键环节,也是建立和完善现代大学内部治理体系的关键环节,应当在“十三五”期间认真研究和积极探索。实际上,早在2011年,国家教育体制机制改革领导小组出台的“国家试点学院”改革方案中,就已经有了这方面的思想,倡导参与试点学院改革高校以学院为主体,以人事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建立人才培养改革实验区。遗憾的是,这项改革方案在后来的几年中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得到很好地贯彻执行。为切实推进这种大学内部校院关系的调整与重构,建议:
第一,重启高等教育去行政化改革,先行去除大学内部的行政级别,不再使学院在行政上从属于大学层面,重新确立学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主体地位;
第二,作为一种高校内部去行政化的替代性安排,学校职能部处管理系列岗位全面落实职级制,建立学院管理层岗位责任制,实行岗位津贴制,试点全职院长制度;
第三,切实转变学校内部管理方式,合并工作性质相同或相近的管理部门,进一步转变管理理念和方式,加大对大学部处机关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切实提高他们工作中的专业化、国际化和信息化水平,强化和提升服务学院工作的职能;
第四,将政府已经下放给大学的自主权进一步下放给学院,防止和解决中间截留的问题,在招生、专业设置、人才聘用、职称晋升、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等领域进一步扩大学院的自主权;
第五,完善学院内部治理体系,加强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学术委员会、二级教代会、院系学生会、第三方咨询或评价等制度建设,确保已经下放的各项自主权能够规范、公正、有效和阳光地运行,切实增强学院办学活力。
总的来说,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是一项光荣而又艰巨的历史性任务。在完成这一任务的历史进程中,必须不断地调整大学外部和内部的关系,尤其是大学内部的校院关系,充分发挥学院在大学发展、学科建设过程中的主体作用,真正实现学院办大学的理想。毕竟,没有一流的学院,就难有一流的大学。
(摘自:《光明日报》,2016年5月10日)
双一流:地方高校不应“置身事外”
随着国家颁布“双一流”建设方案,各省市纷纷出台未来五至十年的学科发展规划,以期培育出一大批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一流学科或一流院校。从当前一流学科的评价标准来看,大多以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的学科排名和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的学科评估为主要依据,着重对高水平科研成果(主要是在国外SCI/SSCI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数量及其科学计量学指标的数据表现)进行考察。
据统计,当前中国进入ESI排名前1%的学科大致有以下三个特征:第一,约80%的学科来源于部属高校,20%来源于地方高校;第二,即使地方高校的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也大多排名靠后,有的甚至在1%线左右波动;第三,所有的“985工程”大学均有至少一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而95%的地方高校没有一个学科能够进入。
因此,在创设“双一流”的进程中,热热闹闹的似乎都是部属高校。综合型的“985工程”大学以众多的优势学科为支撑,势要问鼎世界一流大学,单科型的“211工程”大学以特色的优势学科为依托,将优势拓展至关联学科,力图追赶部分“985工程”大学。相较于部属高校的踌躇满志,大部分地方高校似乎有些信心不足,迎头赶上不太乐观,原地踏步却唯恐落后。创设“双一流”似乎只是部属高校的“军备赛”,与众多地方高校关联不大。
我们认为,创设“双一流”,地方高校不应“置身事外”“隔岸观火”,而应该充分挖掘自身优势、洞察机遇,密切依据院校的传统与特色制定对接“双一流”的学科规划方案。从“双一流”建设的基本逻辑来看,若干一流的学科群形成一流大学,而若干关联的一流学科形成一流学科群。因此,地方高校创设“双一流”的出发点应聚焦于学科。
扶持主导学科:基础的、支撑的、品牌的
扶持主导学科是地方院校的立校之本。主导学科是学校赖以发展的基础性学科,在学校的改革、发展中扮演着“发动机”的角色,提供强大的内驱力。无论一所地方高校是否有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或教育部学科评估前十名,它都应该具有至少一个主导学科。这门学科往往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学校在自身传统和社会需求的博弈之间积淀形成。
地方高校在“双一流”建设中,应该密切立足主导学科的建设,通过修炼“内功”,夯实主导学科实力,积极建设一支老、中、青年教师传帮带扶、干劲十足的师资队伍,推动教学科研相结合,多管齐下,同时提升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成为学校发展的“顶梁柱”,以自身发展带动、支撑其他学科发展,从而形成院校、区域乃至全国独特的品牌学科。
以地方高校中的师范院校为例,其教育学科可能暂时未能在国内外的学科评估中有较高的显示度。但若能够审时度势,依据社会需求制定科学规划,持续改进加强自身实力,带动教育学科领域的农村教育、幼儿教育或特殊教育等学科发展,支撑体育以及艺术教育等学科的发展,那么其教育学科可能成为“区域一流院校”的支撑学科、全国“领域一流”的品牌学科。
培育特色学科:民族的、国家的、世界的
培育特色学科是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的重中之重。特色学科往往是学校发展所高举的大旗,能够显著提高学校的辨识度。它可能是学校的支撑学科或支撑学科所派生的子学科,也可能是独立于支撑学科之外的新兴学科。
学科“特色”的培育往往与中国的地域特色、文化特色或社会发展特征密切相关。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学科的发展是民族的发展,国家的兴旺和全世界的福祉。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以ESI或教育部的一级学科评估的学科分类来对特色学科进行审视,因为特色往往体现在二级学科甚至某一具体领域,大而全的学科分类会抹杀学科特色。
对于位于特定地域的地方院校,应着力培育具有地域特色的学科专业。以西藏藏医学院为例,它依托藏医药学理论体系形成了藏医和藏药两大国家特色本科专业建设点,预防保健学、藏药方剂学、藏药药理学三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并构建藏医药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形成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对于所处地域具有浓厚的文化特色的院校,应着力围绕文化特色“大做文章”。以位于“孔孟之乡”的曲阜师范大学为例,它围绕“孔子研究”,成立孔子文化研究院以及孔子与山东文化强省战略协同创新中心,开展一系列科研活动,如“苏格拉底相遇孔子”中国—希腊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在国内外有着重要的学术影响。虽然曲阜师范大学的支撑学科——应用数学在国内外也具有较高的学术声誉,但相较而言“孔子研究”却成为其更为靓丽的名片。
对于自身学科具有深厚的办学基础且社会具有强烈需求的院校,应进一步优化办学特色,提高社会美誉度。例如于1927年3月由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办的晓庄试验乡村师范,现南京晓庄学院,拥有小学教育和学前教育2个国家“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为社会培养输送了10多万名基础教育师资,其中涌现出数百名中小学特级教师和教学名师,被誉为“中小学教师的摇篮”。
拓展应用学科:实用的、服务的、贡献的
拓展应用学科,主动服务于区域发展需求,是地方高校创设“双一流”的必由之路。虽然早在上个世纪,著名教育学家弗莱克斯纳大声疾呼:“大学不是风向标,不能流行什么就迎合什么。大学必须时常给社会一些社会所需要的东西(needs),而不是社会所想要的东西(wants)。”但事实上,当前很多大学过度地追求了“社会所需”忽视了“社会所要”。
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系统只有通过保持较好的多样性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各式各样的社会需求,也只有社会需求得到满足时,社会才能给予教育系统更多的支持。因此,虽然弗莱克斯纳之音值得警醒,但各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中所涌现的机构,如美国的州立大学、英国的“新大学”及德国、芬兰的应用科技大学显然证明了这一道理。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更是如此,只有扎根吾土、服务吾民,才能使学科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我们认为,评价应用学科发展水平的唯一标准在于是否能够产出实用的人力、智力成果服务于经济社会需求,从而为区域发展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因此,地方院校在规划自身学科发展时,应着重考虑是否按照区域经济社会需求来设置、发展应用学科,是否能够提高完成当地企事业单位委托课题的研究能力,是否能够推广更有市场前景的专利转化等。“把研究做在大地上,把成果送进百姓家”是创设“双一流”进程中地方高校的必然抉择。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6年5月9日)
教育部重大课题聚焦“985”和“211”的112所高校重点大学校长群体什么样
4月23日,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进程中的校长管理专业化研究”通过结题鉴定,“中国大学校长数据库”同时开通上线。
据该项目首席专家、浙江农林大学党委书记宣勇介绍,项目开题4年多来,课题组通过问卷、当面访谈、网络信息跟踪采集等形式调查研究了全部112所“985”“211”高校的书记、校长,课题组数名成员还赴海外对外国大学校长进行访谈。课题组原创性地提出了大学校长管理专业化的“两体三维”理论,从政府和校长两个主体,以及“专门的职业”“专心的事业”和“专长的从业”三个维度对大学校长管理专业化进行了系统分析。
大学校长群体的基本构成
平均年龄为54.6岁,90.8%为博士生导师
“985”“211”大学现任校长95.6%为男性,平均年龄为54.6岁,其中50岁以下的占17.8%。他们初任时的平均年龄为49.6岁。
大学校长都拥有名校学位,在海外留学获取学位的占30.4%,拥有博士学位的比例高达89.4%,90.8%的校长是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占26%。63%的大学校长理工科出身,其中管理学背景的校长占10.9%,教育学背景的校长仅占4.3%。校长所在学科位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排行榜中的平均位次为17位,他们大部分是校内和学科领域的权威,47.3%的校长曾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
现任大学校长平均担任校长时间为4.6年。根据“211工程”大学部分已退休的校长抽样统计,平均任期为7.5年。中国大学校长实际年收入平均17.34万元。
大学校长93.1%是中共党员,由本校的副职提拔和党委书记转任的校长,占48.9%;由他校副职提拔的占22.9%,他校校长转任的占8.4%;政府部门转任的占11.5%;由科研机构负责人转任的占2.3%。58.7%的校长曾在现在任职的高校有学习或工作经历。
大学校长群体的管理素质特征
经过多岗位锻炼,需要提高变革的勇气魄力
校长们对于“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高校领导体制高度认同,中国大学书记和校长在办学重大问题上经常沟通,党政关系总体是和谐的。91.5%的校长在校长办公会议之前,重大事项的决策会与学校党委书记沟通;97.7%的书记在党委会前就重大事项会主动与校长沟通。87.2%的大学校长、91.1%的大学书记都认为所在学校党政关系是和谐的,63.2%的教授和76.7%的中层干部也认为所在学校党政关系是和谐的。
大学的发展总是与校长的教育理念紧密联系在一起。大部分中国校长能用一句话表达对大学的理解,如“大学是传承知识、创新知识、追求真理的地方”“大学是每个人追梦人生的灯塔”“大学是人类精神家园”等等。多数校长能够提出鲜明的治校理念,如“以人为本,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科学建校、依法治校、人才兴校、文化强校”等。80.6%的校长认为在办学过程中,自己的办学理念大部分得到体现;63.1%的教授、81.3%的中层干部表示比较了解校长的治校理念。
我国大学校长经过多岗位锻炼,担任中层干部岗位数平均2.6个,其中最多的曾担任9个中层岗位,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91.7%的校长认为最应该扮演的角色是教育家。众多工作动力因素中,校长们认为“社会责任”“成就感”“职业荣誉”“挑战性”很重要,而“职务晋升”“学术发展”“薪酬待遇”等因素对校长工作动力来说并不重要。社会地位和形象是大学校长专心的外部驱动。大约有1/3的“211工程”大学校长是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其余大多为省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校长们认为投入精力最多的工作是战略规划、学科与专业建设、人才引进与培养、学校内部体制改革;认为目前大学校长最需要提高的素质依次是变革的勇气和魄力、使命感与全身心的投入、组织愿景与战略管理能力、组织结构和体制机制设计能力。
现任大学校长中有87%继续从事原学术研究工作,从事原学术研究工作所占精力占1/4以上的有51.3%,其中占一半精力的有8.1%。91.6%的大学校长拥有学术兼职,平均学术兼职6.05项。在任校长期间不带研究生的共31人,占24.6%。在业余时间阅读最多的是教育理论类书籍。
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管好校长的“三力”维度,制定大学校长专业标准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在不同的学校产生的具体效果往往取决于校长自我调适的能力。这种调适包括个人与党委,特别是党委书记关系的调适,还包括对治校投入精力方面的个人把握。由于大学治理的绩效在很多时候有赖于校长个人的自我调适,因此这种绩效存在着不确定性。课题组建议从制度上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为建设中国现代大学制度提供保障。
课题组提出了党委政府管理大学校长的“三力”维度,即让校长有负责任的动力、有负责任的权力、有负责任的能力。大学校长管理专业化的最终目标是让校长更好地对大学治理负责,这种负责体现在校长治校过程中的“三专”,即当做专门的职业、专心的事业,还要专长地从业。
近几年,国家颁布实施了《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普通高中校长专业标准》《中等职业学校校长专业标准》《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课题组建议制定大学校长专业标准,标准主要涵盖自我管理和发展、规划学校发展、优化内部治理和管理、人才队伍及专业学科建设、内外部关系与保障等方面。
(摘自:《人民日报》,2016年4月28日)
内蒙古将重点建设4-6所国内一流大学,谁将入围?
日前,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自治区统筹推进国内和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通知明确将在内蒙古自治区建设4至6所国内一流大学,重点支持内蒙古大学率先进入国内一流大学行列,争取早日达到世界一流大学水平。在全国各省陆续发力高水平大学建设之际,内蒙古自治区的国内一流大学建设方案也终于出炉。
内蒙古此次公布的方案中,明确将加快建成若干所国内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内世界一流学科,提升内蒙古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引导和支持具备一定实力的较高水平大学和较高水平学科瞄准国内世界一流水平,汇聚优质资源,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加快走向国内和世界一流。而且方案还制定了非常具体的目标:
到2020年,全区有4至6所高等学校初步具备建设国内一流大学的基础条件,内蒙古大学争取在2025年率先进入国内一流大学行列;
到2030年,内蒙古大学争取进入国内一流大学前列,有2至3所高等学校达到国内一流大学水平;
到本世纪中叶,内蒙古大学争取达到世界一流大学水平,再有2至3所高等学校达到国内一流大学水平。
与东部经济发达省份相比,内蒙古自治区的高等教育相对比较薄弱,目前全自治区也仅有内蒙古大学一所省属211高校,虽然内蒙古的各大省属大学近年来均有所发展,但是和全国其他地区特别是东部地区相比,高等教育总体偏弱。在全国各省陆续发力高水平大学建设之际,内蒙古自治区高校要想在未来取得更快的发展,那么更需要更大力度的支持,而此次内蒙古自治区《关于自治区统筹推进国内和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对于内蒙古各大高校来说,可谓是一场空前的机遇。全国其他已经公布本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的省份,在本省高水平大学建设上很多都是数十亿甚至超百亿的大规模投入,想必内蒙古此次的投入也不会低。
本次的通知中明确将在内蒙古自治区建设4至6所国内一流大学,除了明确表示将重点支持内蒙古大学率先进入国内一流大学行列,争取早日达到世界一流大学水平外,还有3-5所的高校有机会入围内蒙古此次的一流大学建设计划。
而在内蒙古众多的高校中,有实力竞争这为数不多名额的高校却不少,其中尤以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内蒙古医科大学和内蒙古财经大学等最具竞争力。(摘自:青塔网,2016年5月26日)
李克强部署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补“短板”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4月2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补“短板”,夯实发展基础、促进社会公平。支持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扩大中西部学生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在没有教育部直属高校的14个省份各重点支持建设一所高校。(详情见:新华社,2016年4月28日)
《意见》 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意见》确定了首批共28个双创示范基地,明确要以促进创新型初创企业发展为抓手,以构建双创支撑平台为载体,分类推进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并提出了各类型示范基地的建设目标和建设重点。(详情见:央广网,2016年5月13日)
QS最新排名:中国高等教育系统实力世界第八
全球高等教育权威QS全球教育集团18日发布“2016年全球高等教育系统实力排名”,中国大陆的高等教育系统实力位列世界第八名,超过位列第九的韩国和第十的日本,亚洲第一。此次排名是中国大陆过去3年中取得的最好成绩,也是中国大陆高等教育系统实力第一次超过西方经济强国七国集团中的日本和意大利。数据显示,去年,意大利高等教育系统实力全球排名第八,日本第九,中国大陆仅列第十一。(详情见:搜狐网,2016年5月20日)
李克强:确保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水平不降低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5月20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高校毕业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各方面同心协力,确保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水平不降低,为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作出新贡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出席会议并讲话。(详情见:《中国教育报》,2016年5月21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三步走”目标。 纲要指出,实现创新驱动是一个系统性的变革,要按照“坚持双轮驱动、构建一个体系、推动六大转变”进行布局,构建新的发展动力系统。(详情见:《中国教育报》,2016年5月20日)
中办国办印发意见部署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的工作目标是:到2020年,我国出国留学服务体系基本健全,来华留学质量显著提高,涉外办学效益明显提升,双边多边教育合作广度和深度有效拓展,参与教育领域国际规则制定能力大幅提升,教育对外开放规范化、法治化水平显著提高,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高质量教育需求,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详情见:新华网,2016年4月30日)
排名显示:中国是高质量科研论文第二大贡献国
首次对外发布的2016自然指数排行榜显示,中国是全球高质量科研论文的第二大贡献国,仅次于美国。在自然指数排列前10位的国家中,只有中国在2012至2015年期间呈现两位数的年均增长率,并且有些中国大学的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5%。该榜单显示,中国科学院是位居世界首位的科研机构,并自2012年指数编制以来持续位列第一。但从整体来看,欧美等传统科研强势地区仍然优势明显。除中科院和排名第6位的东京大学外,前10名的科研机构中另外8所全部来自欧美。(详情见:《中国教育报》,2016年4月22日)
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 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
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中国科学院第十八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5月30日上午隆重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详情见:《中国教育报》,2016年5月31日)
“一带一路”教育合作高峰论坛举行
“‘十三五’开局:‘一带一路’教育合作高峰论坛”日前在京举行。“一带一路”沿线许多国家和地区具备较大的教育需求,但“与企业的融合度不够”成为目前我国境外办学的一个短板。本届论坛探讨了新的历史时期条件下,中国教育企业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入了解沿线国家的教育情况,着重挖掘中国教育资源“走出去”面临的人才需求,多维度分析教育合作、中外合作办学、来华留学、人才培养和教育投资等问题,推动中国教育国际化发展。(详情见:《中国教育报》,2016年5月20日)
教育部签约曙光公司促产教融合
近日,以“向互联网+与智能制造进军”为主题的第三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召开。会上,教育部与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推出“数据中国—产教融合促进计划”,将推动超过100所中国本科院校建立以曙光技术和先进产品为核心的“教育部—曙光大数据应用协同创新中心(基地)”、大学生实习基地及大数据专业实训基地。在此基础上,曙光公司还将与高校联合开展大数据人才培养行动,建立“曙光大数据学院”,培养高校专业师资,协助高校教师在大数据领域开展应用科研的工作,服务地方经济和行业应用。(详情见:《中国科学报》,2016年5月24日)
西安交大携手芬兰赫尔辛基大学举办“一带一路”高端国际会议
近日,由西安交大和芬兰赫尔辛基大学联合主办的“新范式之路: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中亚和欧盟的影响”高端国际研讨会日前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举行。来自英国牛津大学、中国西安交大、清华、北大海内外著名高校的50余名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共同探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法律、政治、经济、文化等问题,共谱“丝绸之路学术带”新篇章。(详情见:西安交大新闻网,2016年5月19日)
中山大学改革研究生导师遴选制度
近日,中山大学出台了《中山大学研究生导师遴选办法(试行)》。新规明确,凡任职期间未认真履行导师职责,不能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如学位论文抽查不合格,违反学术道德规范,违反学校教师行为规范及其他违法违纪行为者,应报学位评定委员会重新审议。对情节严重者,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将取消其导师任职资格,3年内不再接受其导师任职资格申请,并提请学校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中山大学官微发布解读称,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行导师岗位制和导师负责制,实现导师队伍的动态管理。(详情见:《光明日报》,2016年5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