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部长:国家将继续支持985、211工程
本报北京3月7日电(记者原春琳)985、211工程高校的去向终于有了定论。今天,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列席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教育界别联组会议时透露,经教育部和财政部、国家发改委沟通,国家将继续支持985工程和211工程,但对两个工程的管理方式将要发生变化。
前段时间,网上传出国家要取消985工程和211工程的消息。袁贵仁今天正式作出回应:国家继续支持985工程和211工程的方向没有变。他说,这两个工程是一个好的平台,也确实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两个工程已经“干了几届了,不能从开始第一天到最后一天,都是一个模式,总要与时俱进”。
对此,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达成的共识是:强化一流。袁贵仁说,对大学就是要扶强扶优,使它更好。至于说有的学校办不下去,“我认为办不下去不要紧,那是自然规律,符合教育教学规律。”
此次一流更强调的是学科。“一流大学一定有个学科群,才能说是世界一流大学。”袁贵仁说,因为数量的限制,有的大学既没有进入985工程,也没有进入211工程,但它有的学科可能是国内最好的,同样也要支持,这个支持范围也包括省属高校。
在经费使用效率方面,各个学校不尽相同。袁贵仁说,有的学校花钱多一些,效果很好,而有的学校花的钱多,效果不怎么好,还有的学校得到的支持不大,但确实作出了重大贡献。
所以,此次对一流大学的管理特别强调绩效。“这不是戴帽子,而是有个帽子”,袁贵仁说,戴了帽子之后还得考虑国家给钱的效益,每一分钱都要花好,要把它花到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上来。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袁贵仁认为,这既包括了对985工程和211工程的继承,也包括了将来在管理上,比如经费的拨放等方面进行调整。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今年的热词。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要加强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教育部此前已经出台了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相关文件。袁贵仁坦言,现在的教育没有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创新创业的激情、能力和实际应用水平。现行的一些管理办法不能说是完全压制,但至少不是非常支持和鼓励学生创新创业。
(摘自:《中国青年报》2015年3月8日)
杜玉波:把握新常态下的高教发展
“新常态”是中央执政新理念的关键词。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作了系统阐释。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有几个主要特点:增长速度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的深度调整;发展动力正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概括地说就是“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化”。对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更加注重加强教育和提升人力资本素质,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李克强总理特别指出,没有高素质的人才资源,实现转型升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缺乏根基。刘延东副总理明确提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也是教育工作的大逻辑。落实中央领导同志的这些要求,必须认识到高等教育是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力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力基础,我们既要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又要分析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新阶段、新特征、新常态。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特别是从20世纪末开始,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水平持续稳步提升。我国现在已经是在学规模世界第一的高等教育大国,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有普通高校2529所,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559万人,毛入学率达到37.5%。高等学校的办学条件保障水平以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等也显著增强。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大”不等于“强”,我国是教育大国,但还不是教育强国,也不是高等教育强国,这是一个基本判断。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相适应性日益突出,制约高等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深层次矛盾逐渐显露,要看到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客观问题和现实差距。从深层次来讲,这些问题和差距都是由于发展理念不够成熟、发展机制不够完善、发展方式不够科学造成的。现在,要解决这些问题、缩小这些差距,无论是理论分析还是实践经验来看,都应当认识到老路是走不通了,必须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加快转变思想观念,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构建高等教育新的发展模式和道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在前些年改革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在新常态下更高水平的发展、更可持续的发展。
怎么认识和判断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常态?最重要的有几个特征:一是从发展环境看,随着国家产业转型升级进程的加快,人才市场的供需关系正由高校为主导的供给驱动变为行业企业为主导的需求驱动。这就要求高校必须树立起市场竞争的意识和优胜劣汰的危机感,主动对接行业产业需求,在优化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和职业引导上主动作为、有所作为。二是从发展定位看,随着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特别是全社会对先进科技和高素质人才需求日益增加,高等教育正在走向社会的中心,角色定位从过去的支持服务逐步转向服务和引领同步。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坚持需求导向、合理定位,与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化同步”发展的新要求贴紧靠实,通过拓展服务能力和提升贡献力实现与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三是从发展方式看,随着多年来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正在从以规模扩张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转向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这就要求高校把发展重点从过去的拼规模、拼数量转向在稳定规模的基础上拼质量、拼内涵,提高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供给能力和水平,实现由“以量谋大”到“以质图强”的战略转变。四是从发展动力看,随着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越来越涉及复杂的内部关系和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容易改的都改了,剩下的都是硬骨头。这就要求高校不能再依靠零敲碎打、缝缝补补过日子,必须下决心通过深化体制机制综合改革理顺内部关系、释放发展活力、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新常态下的新特征、新趋势,高等学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解放思想,更加需要凝聚共识,在观念上要适应、认识上要到位、方法上要对路、工作上要得力。具体来说,要做到四个“更加注重”:要更加注重内涵发展,而不是一味扩规模、上专业、改校名、提规格。只有把质量提升作为核心任务、作为生命线,以质量求生存、以贡献求支持,才能进入自主发展、内涵发展的良性循环。要更加注重特色发展,而不是一味盲目攀高或求全求大。只有立足实际、找准服务面向、不断强化办学特色,才能真正找寻到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赢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要更加注重创新发展,而不是拘囿于原有利益格局和固定模式套路。只有敢于和善于推动体制机制的创新,才能从根本上打破束缚、释放活力,充分发挥各类办学要素的最大效益。要更加注重需求导向,而不是蒙着头、关着门、脱离社会需求办学。只有坚持与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要同向同行,才能得到政府和社会更多的支持,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总之,认识和把握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常态,进一步解放思想、凝聚共识,就是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上来,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上来,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全面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加快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这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摘自:《光明日报》2015年3月2日,杜玉波: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
公平发展质量提升:当前教育的核心任务
——解读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
柯春晖
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在第五部分“持续推进民生改善和社会建设”中指出,教育是今天的事业、明天的希望,要切实把教育事业办好,让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报告》提出要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部署,明确了2015年教育工作的重点任务。
一、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的重要性紧迫性
每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教育部分的内容都会有核心词,今年的核心词无疑是公平和质量。把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相提并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是首次,凸显了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新要求。
过去这些年,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公平问题,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推动教育公平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迈出了历史性步伐。《报告》在2014年工作回顾部分,对教育成绩的肯定也主要是在促进公平方面。就教育质量而言,我国有重视教育质量的传统,教育质量是有保障的。但是,历史形成的城乡、区域、校际之间教育差距问题,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子女教育、“异地高考”、学校布局结构调整问题,曾经久治不愈的“择校热”以及变味的“特招”、“保送”、高考加分、自主招生等,表明教育公平的理想和现实之间、政策的初衷和实际效果之间、统计数字和人民群众的切身感受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近年媒体上关于知识是否还能改变命运、寒门能否再出贵子、现行教育体制是否是社会阶层板结的“固化剂”等问题的讨论,充分说明在推进教育公平方面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不仅如此,长期以来GDP思维影响下对于教育规模发展、数量增长、外形扩张的迷恋,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价值观所引发的各种短视行为和对于教育品质的破坏,非一日之寒。当前,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多样化教育和教育公平的诉求更加强烈,不仅希望“有学上”,更希望“上好学”。所有这些表明,促进教育公平发展、质量提升任重而道远。
围绕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今年的《报告》强调了要坚持立德树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教育优先发展的字样尽管没有出现,但《报告》强调了要保证教育投入,优先发展的意思明显。
二、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的主要任务
《报告》明确了当前情况下进一步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的主要任务、政策措施。
一要坚持立德树人。《报告》提出要坚持立德树人,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鲜明地作出了回答,意蕴深远。立德树人,是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时代表达,是教育的根本使命。着力在青少年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立德树人的核心任务。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要拓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深化中国梦宣传教育。切实加强学校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切实加强学校体育、美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二要推进教育内涵发展。《报告》提出要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面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加强学前教育和继续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对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内涵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措施。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中心任务。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这是经济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也是一些地方本科院校生存发展的现实需要。学前教育目前仍然是我国教育相对薄弱的环节,需要继续大力发展。民办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进一步健全相关法律、政策和制度,解决其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促进其健康发展。
三要加快缩小城乡、区域、校际教育差距。《报告》提出要改善薄弱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通过对口支援等方式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加强民族地区各类教育,加快缩小教育差距意图明显。要公平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倾斜。全面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提高农村学校教学质量。科学规划学校建设,优化学校布局。进一步改善寄宿制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提高寄宿制学校的管理水平。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和帮扶工作。继续推进“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做好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等工作,支持中西部地区建设一批有特色、高水平的高校。通过出台相关重大政策举措,推进民族地区各类教育科学发展。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
四要畅通农村和贫困地区学子纵向流动的渠道。《报告》提出要落实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政策,完善后续升学政策,继续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加强特殊教育。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对弱势群体进行“优先扶持”,符合公平正义的原则。目前80%以上的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公办中小学接受义务教育,“异地高考”已经“破冰”,但相关政策有待进一步落实和完善,相关工作需要进一步推进。继续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改进普通高校招生计划管理,2015年新增本科招生计划全部安排给高等教育资源相对缺乏、升学压力较大的中西部和人口大省。继续提高特教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提高三类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不断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让更多家境贫寒者能圆上学梦。
五要提升教育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能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要求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推动学校更新教育观念,构建创新文化,完善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模式,强化创业实践,切实做好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激发数以千万计在校大学生、职业学校学生中蕴藏着的巨大创业热情和创造能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实现国家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报告》明确提出要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再次表明了党中央、国务院坚定不移的决心。要巩固“211工程”、“985工程”建设成果,扎实推进“2011计划”,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全面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社会贡献力和国际竞争力。
六要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这是《报告》的要求,也是促进教育公平发展、质量提升的关键举措。切实加强师德建设,落实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制定完善教育行业规范守则。继续以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落实好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全面落实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培训。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切实维护教师合法权益。
三、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的动力与保障
改革是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的根本动力,教育改革也须以公平和质量为取向。《报告》提出要深化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改革、高等院校综合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这是当前教育综合改革极为重要的三个方面。要进一步加强省级政府在统筹规划、资源配置、监督管理、提供服务等方面的职能,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推动上海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综合改革取得实质进展,推动各省(区、市)和高校展开教育综合改革,推动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涉及面广、情况复杂、社会瞩目,要认真按照中央的部署和相关配套文件要求,加快研究制订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改革的内容、目标、措施和时间表。推动上海、浙江做好高考综合改革试点。适应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简政放权和依法治国的需要,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大力提升依法治教、依法治校能力和水平。
《报告》提出,为切实把教育事业办好,我们要保证投入,花好每一分钱。直白的话语,含义深刻,意义重大。
教育投入是最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也是最重要的民生投入。促进教育公平发展、质量提升,需要更多的投入。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是全党全社会多年努力的宝贵成果,必须好好珍惜。保证教育投入,既要坚持法定的教育经费“三个增长、两个提高”,也要完善非义务教育培养成本分担机制,合理确定受教育者分担培养成本的比例。既要确保财政性教育投入,也要调动更多的社会资源、市场资源和国际资源投向教育。改变过去过于重视对“物”的投资、轻视对“人”的投资的倾向,把更多的钱用在“人”身上。牢固树立勤俭办教育的理念,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花好每一分钱。
“有教无类”的理想,深植于中华民族的意识之中;让更多的人享有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更加多样化的教育,对教育有更多的获得感,是中国梦的必然要求、重要方面。中国教育,向着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的方向,定将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5年3月19日,柯春晖: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
高校透明度指数:清华未进前十,北大跌出前50名 地方大学抢眼
人民网北京3月11日电(刘茸)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今日发布高等教育透明度指数报告(2014),首次对国内著名高校的信息公开情况进行评估,对象涵盖了教育部直属、“211”和“985”共115所高校。令人意外的是评估结果:清华、北大、人大等传统顶尖院校未排进前十;而地方大学则呈现异军突起之势,中国海洋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和湖南大学分列前三。
测评结果:传统顶尖院校许多未排进前十
据悉,此次评估的指标体系是依据教育部2014年出台的《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下称《办法》)和《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下称《清单》)建立,主要评估各高校门户网站对五种信息的公开—学校基本情况、招考信息、学生管理信息、财务信息、信息公开专栏,而评估标准则是“只看有无,不问好坏”。
测评显示,信息公开程度最佳的高校前十名分别是:中国海洋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湖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其中排名最高的中国海洋大学,测评获得88.87分(满分100分),而北京大学获67.11分(第62名),清华大学获76.84分(第36名),人民大学82.15分(第13名),最后五名分别是:中央民族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第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
从各高校排名来看,传统顶尖院校许多未排进前十,北京大学更是跌出前50名,但湖南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等排进前20名。
据发布该报告的法治指数创新工程项目组介绍,信息公开水平只是反映高等学校管理水平和依法治校水平的指标之一,并不一定直接反映其教学科研水平,但信息公开做得好,必然会对其管理水平和教学科研水平有所促进。
测评分析:信息公开推进明显 但待改善之处仍多
测评报告指出,教育部出台的《办法》对各高校信息公开工作的推进很明显。某些高校突破了清单范围自行创新,细节做得尤其出色。
例如,华东理工大学与华南理工大学在公布校领导简历及分管工作时,同时公布了校领导的电话及电子邮箱;武汉理工大学在公布校级领导干部社会兼职情况时,不仅有完整的统计表,并有是否领取报酬、是否报批的说明;云南大学在公布校领导因公出国(境)信息时,同时公布了国(境)外邀请方的邀请函电子版。
但也有一些高校在信息公开工作上设置不必要的障碍,实行公开的双重标准。例如,在华东师范大学信息公开网上点击“校级领导干部因公出国(境)情况”链接到“华东师范大学公共数据库服务系统”,查询者需要登录才能进入。大连海事大学、东华大学也需要用师生账号登录后才能查看教师因公出国(境)信息。
此外,尽管本次测评仅涉及公开的“有无”,不涉质量“好坏”,但测评项目组观察到,多数高校还是不同程度地存在信息公开不规范,及时性、全面性差,信息放置不科学,网页友好性欠佳等问题。
测评经实际验证发现,截至2014年底测评结束,有87所高等学校开通了依申请公开渠道,占75.65%,其中,有81所高等学校对本校依申请公开申请程序做了说明,占70.43%。但在这些公开渠道中,普遍存在渠道不畅通、响应不及时,对项目组的实验性公开申请只有不到半数的学校按时回复,极少学校出具了加盖学校公章的正式回复函。
报告建议,各高校应当转变治校理念,尊重教职工、员工的主体地位,提高网站建设和维护水平,加大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力度。
发布该报告的法治指数创新工程项目组长期从事法治指数量化评估研究,先后推出过《政府透明度指数报告》、《司法透明度指数报告》等,此次发布的高等教育透明度指数报告为“国家智库报告”系列的首份报告。
(摘自:人民网,2015年3月11日)
信息技术吹动教育变革的“风口”在哪?
陈永红
在未来的教育中,学生个体越来越从群体的教育接受者变成教学过程的中心,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学生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授课教师面向全班同学统一进度的灌输。
在过去几年中,互联网技术对欧美发达国家的教育产业开始了全面、深入的浸透,进而对全球教育信息化产生了整体的推动,国内的教育、培训行业也纷纷加快了信息化的步伐,特别是在2013、2014这两年,无论是国家教育管理机构还是产业投资机构对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和培训产业的信息化发展都给予了很大关注,并对2015年及未来几年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策略和布局。为了更好制订教育信息化和在线教育的具体对策,我们有必要对全球教育在未来五年的发展趋势做些展望。
全球化教育将覆盖各个角落
一项国际研究报告预测,到2020年全球将有40%的大学毕业生来自全球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中国和印度。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学生是在中国、印度或其他某个国家或地区校园的教室中上课,这些学生完全可能是在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借助互联网学习着距离他们万水千山之外的学校课程,接受那些未曾谋面的老师的指导,与天南海北的同学进行交流,并参加课程考核,获得相关学科专业的学位。这就意味着任何一个学校的课程都有可能是面向全球学生进行教学,这将是真正的全球化教育。相信无论是任何一个学校还是商业培训机构都不会无视这个趋势。未来的教育可能是跨越校园、地区、国家而覆盖到世界各个有网络接入的角落,课程学习将是面向全球范围内的注册学生提供教学资源与教学过程相融合、有师生和生生之间交流互动的全面教学服务。
向学习者提供多样化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学生在校园的教室中聆听教师的课堂讲授,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互动,教室中参加考试。根据网络辅助教学和在线教育的发展趋势,五到十年以后,全球可能只有15%的学生还在以这种传统的方式进行学习,而有85%的学生将是非传统意义上的学习者,他们可能是具有较大年龄跨度、不同的民族和文化背景、全日制和在职学习分段交叉进行、仅为某个兴趣或技能学习、期望与不同文化或专业背景的同学进行专题交流研讨、接受或不接受教师对课程教学成果的考核和评估等多样化的学习者。
针对这些多样化的学习者,教育机构要能够提供与之相对应的多样化的学习模式。在未来几年,一定会有教育机构和教育技术厂商设计出基于从混合式学习到完全在线学习的满足学生多种学习方法、过程和体验的学习模式。而当前热议的翻转式课堂、可汗学院的微课程以至于MOOC(慕课)等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值得关注的一个方向是协作式学习,协作式学习在美国传统的K-12(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中就有广泛的应用,主要是激发学生们之间对设定知识点或专题的交流、研讨,以加深理解并可能碰撞出新的理解和认识,互联网技术的引入,不仅促进了PBL(基于问题的学习)、CBL(基于案例的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教学模式的高效实施,还将协作式学习延伸到了社区学习、社会化学习。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
在未来的教育中,学生个体越来越从群体的教育接受者变成教学过程的中心,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按照学生自己的节奏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课程教师面向全班同学统一进度的灌输,教学资源、教学过程、学习评价等越来越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作用也由教学主导变动了学生学习的辅助者、服务者而进行因才施教。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学生的学习体验远比教师的教学体验要重要得多,这必将在未来的网络教学平台和教学服务运营中体现出来。同时,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将从课程教学过程本身,延伸到课程结业后的就业服务和终身学习需求的满足。
教育的大数据应用
随着网络辅助教学的应用普及,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行为、教学过程和学习成果的大量数据被网络教学系统记录下来,通过对教育大数据的综合分析,有助于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善和提高教学质量。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对个体学生的教学督导和管理提供支持,如果某个学生的学习行为和过程数据分析表明其在学习中出现主观(如网络学习频度下降,学习的及时性和参与度降低等)或客观(作业出错率上升等)的问题,教师就可以及时采取必要的教学督导或辅导行动,以避免在学生最后考核不及格时才被发现。例如Blackboard网络学习平台中的“retention center(预警中心)”可以根据教师提前设置的数据分析阈值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向课程教师报警,以便于教师及时采取行动。二是通过对学生个体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资源推送和学习进度推进,甚至为学生提供定制化的学习安排,以便于更有效地进行因才施教。三是对参与课程所有学生的学习行为、过程和学习成果进行数据分析,可以识别出课程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就能根据大数据的分析结果改善教学设计。四是随着大数据挖掘、数据库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在未来几年,教育大数据应用将会给课程教学和教学管理创造更多的价值。
移动学习携带社交网络
移动学习在未来有两个方面值得引起注意。一方面,移动学习并不是将在线教育的PC应用程序简单地以浏览器的方式在移动设备上展现,而是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习对象,面向智能终端的中小屏幕和学生的碎片时间学习特性进行教学设计,提供传统互联网所不具备的移动互联网创新教学功能。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产业中推动的BYOD(携带自己的设备)不仅是学习者携带移动终端,也携带了个人的学习环境和社交网络,这也是移动学习的重要构成因素。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5年3月24日,陈永红:毕博中国教育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培育创客文化是高校创新教育突破口
尹冬梅
“创客”一词源于英文单词“Maker”,指出于兴趣和爱好,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创客”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总理指出,2014年我国着力培育新的增长点,众多“创客”脱颖而出。分析当代中国国情和教育实际,校园仍然是“创客”成长的主要苗圃。高校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主战场。培育、引导和支持创客文化的健康繁荣发展,高校责无旁贷、任重道远。
创客文化促使我们更新人才培养理念
总结中外创客文化的精神内核,校园阶段的“创客”大体有三个特点。一是以兴趣和自我实现为创新动力,而不以赢利或功利为目标;二是探究、体验的学习方式和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学习态度;三是强调朋辈、共享的人际交往和社会参与。
“创客”运动正在影响高校校园,影响青年大学生的学习观、成才观、择业观,影响学习方式、校园文化和人际交往。全面理解创客文化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开拓作用,对创新型国家建设和社会建设的推动作用,将促使我们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加快教育改革步伐。具体说来,一是更加重视学习观教育,彻底破除应试教育对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素质教育的束缚,强调以兴趣和爱好为学习动力,强调锻造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减轻社会功利短视的影响。二是加快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尊重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主体作用,在教学组织中坚持以人为本,引导和强化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三是落实多样化个性化培养、跨学科教育和弹性教学体系,打破工业化时代专业教育的藩篱,实现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机整合,实现第一、第二课堂的全面通联。四是营造滋养“众创”的公共空间、学习环境,为创客进行社会参与、提高社会责任提供有效渠道。
首要是落实“以学为中心”的改革理念
创客文化的基石是网络时代的学习文化。没有学习,就没有继承创新;不懂学习,就不会创造。在高校中培育创客文化,首要是落实“以学为中心”的改革理念。在课程、课堂、课件的各个层面和教师、教室、教学的各个环节,在第一、第二课堂和面向社会的大课堂,我们都应鼓励和践行三种学习。一是探究式学习,要让学生通过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发展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二是体验式学习,要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学习不是内容的获得与传递,而是通过经验的转换进而创造知识的过程。三是服务式学习,要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在实践和服务过程中将学习内容与现实社会的问题和需要相结合,既懂得运用批判思维,又懂得主动的社会参与。
在当前条件下,我们还应特别注意在各项教育教学改革中,有机整合网络学习的积极因素,通过慕课和翻转课堂、云空间、师生课外线上交互、专业数据库等,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提供丰富内容、全天候渠道和交往空间。
创客文化的发展需要坚实的制度基础
培育和推广创客文化,将改变校园学习的组织形式、思维模式和交往方式。学习不再是模块化的,被区分为通识教育或专业教育、第一或第二课堂;也不再是学科计划式的,被分为主修或辅修专业、课程或实习。学习将成为自我发展、自我创造、自我实现的过程,也是社会交往、社会参与、社会服务的过程。
在全校范围内,整体性构建学习型社区、参与性校园,将为创客文化的发展以及更广阔意义上的创新人才培养,奠定更为坚实的制度基础和环境文化。一是将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要求落到实处,把握“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精髓,从学生为本而不是现有的管理体制、工作架构出发,更加科学地搭建育人架构。二是建立以学生学习和发展成效为核心的育人质量测评研究机制、工作和服务的项目管理机制以及资源的投入和保障机制,将育人的质量控制重心真正下沉到教学和育人工作一线,甚至内化进学生的学习过程。三是以开放的心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校园建设,尊重学生的个性、选择、表达和权益,设计搭建参与的渠道、平台、项目,鼓励他们成为校园和社会的建设者,共有、共建、共享校园生活的公共服务和成果。
厚植创业文化需改进创新创业扶持体系
培育创客文化,是在源头上厚植创业文化,引领和扶持大学生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当下,创业氛围日益浓郁、创新资本跌宕澎湃,我们培育一种文化,不应助长浮躁骛远的社会氛围,而应紧紧抓住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育人本质,引导年轻人理性、有序、切实地投入创客天地。
针对校园实际,一是不断强化创新创业观教育。“创客”不一定以创业为目的,不忘兴趣和初心;创业不一定以赢利为指针,不应成为资本的奴隶。要针对青年人特点,强调创业的创新特质、践行特质、服务特质,拓宽公益创业的内涵。二是发挥高校优势,整合共享全校的学术科研资源,立足校内现有基础,结合各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构建服务于“创客”群体的开放性、散布型“众创空间”,建立针对“创客”群体需求的文化教育、朋辈分享和公共服务体系。三是发挥高校社团工作的优势,扶持以共同兴趣为纽带的大学生“创客”群体,鼓励“创客”类社团的发展。四是大学生创业服务提高效率、简便管理,重心从项目管理、企业孵化,进一步前移到创意激励、创新实现和弹性就业保障。
(摘自:《文汇报》2015年3月19日,尹冬梅: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
清华创业课程向社会开放
本报北京3月24日电(记者原春琳)今天上午,清华大学正式对外宣布,清华大学最优质的创业课程资源将向社会开放。
清华大学在“学堂在线”平台开设的“中国创业学院”频道上推出系列清华大学创业在线课程。据介绍,只要注册成为“学堂在线”的用户,就可以享用这些课程资源。
清华大学副秘书长、在线教育办公室主任聂风华透露,清华大学计划在一年的时间内,在“中国创业学院”频道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出20多门优质创业在线课程。其中既包括《设计思维》、《社会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技术创业》等思维与技能类课程,也包括机械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等提供的多种产业领域与技术与创业创新融合的学习课程,更有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等知名院校引进的如《创业101:你的客户是谁?》等课程。
据介绍,“中国创业学院”频道还将探索O2O模式,实现线上与线下学习、互动的融合,虚拟与实体孵化器的结合。这意味着,学习者不仅能享用优质创业课程资源,还将有望体验清华大学“搭建”的真实的“创业”平台。
(摘自:《中国青年报》2015年3月25日)
复旦大学:本科生学术研究资助计划助催“冒尖”
在李政道博士倡导下,复旦大学实施“本科生学术研究资助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坚持“让每一个对学术有兴趣的学生都具备探究学习能力”的育才观,以学术研究助力人才成长,建立起多层次、全覆盖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取得显著成效。
完善“一切为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宗旨的学术管理服务体制机制。建立每月一次的学术项目工作周制度。学生可在任一工作周申报课题、参加中期汇报、申请结题,保证有足够的机会按照学术规范修改开题报告、改进或调整研究计划并细致打磨论文。建立网上工作平台。所有课题均在网上公开申报书及专家评审意见,学生可随时查询。评审意见多是对学生报告的质疑及改进建议,给予初涉学术研究的本科生最严谨的指导和规训。建立师生共同体。导师与学生共同参加课题的立项、中期汇报和结题答辩,接受专家质询,并由导师对项目和学生课题工作进行点评。建立自由申请和退出机制。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和能力,可在适当时间申请加入培养体系中的任意模块。宽容“失败”,鼓励“试错”,学生即使没有最终完成课题,仍可从过程中获得探究精神的熏陶。建立引导成才的激励机制。在全校最高等级的校长奖、自立奖、学术之星奖的推荐评审中,均将学生的研究创新能力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引导学生树立以探究性学习能力为主要特征的“成才观”。
多层次、全方位、全覆盖。将少数院系有效实行的“小班化”“研讨型”课程在全校范围内全面铺开。既有针对新生的基础研究学术型项目,也有针对高年级学生的创新创业应用型项目;既有暑期开展的入门式课题,也有为期一年以上的深入研究课题;不仅理工科的学生从科研训练中受益,文科学生也能通过经典文献的收集、整理、研读和思考获得探究精神的熏陶,做到研究课题多层次、研究类型全方位、学生人群全覆盖。
改革成效:“计划”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主动探究热情,众多独立课题在频繁而深入的生师互动中孕育并诞生,越来越多的本科生在学术前沿领域崭露头角。已支持约3000 项课题立项,超过3500 名本科生参与。据统计,参加计划的学生已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文章约200 篇(第一作者115 篇)。郭泽宇同学因解决了计算几何领域十余年未决的重要猜想,李政道博士专门向其致信祝贺。
(摘自:教育部综改司,2015年3月26日)
北京师范大学多措并举推进本科教学综合改革
北京师范大学把机制创新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出路,全方位深化本科人才培养综合改革,取得初步成效。
构建个性化修读方案。加强通识教育顶层设计,构建六大模块通识教育课程,包括家国情怀与价值理想、国际视野与文明对话、经典研读与文化传承、数理基础与科学素养、艺术鉴赏与审美体验、社会发展与公民责任,全面提高课程质量。着力培养专业学术类、卓越教师类、交叉复合类三类人才,适度调减本科生毕业学分要求,在学分结构和课程设置上,为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和课程提供可能。设置自由选修学分,学生可根据个人发展规划和兴趣爱好,选修全校各专业的专业必修、选修课程。
实施新生导师制。新生导师采取多种方式加强新生学习方法和计划、生涯规划等方面的指导,帮助新生了解专业,为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和成长成才奠定坚实基础。目前,全校共有863名教师担任了2013级2582名新生的导师,814名教师担任了2520名2014级新生的导师,导师中包括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等名师。
开设新生研讨课。采取小班化课堂教学模式,由学校优质师资面向一年级本科生开设研讨课,课程以探索和研究为导向,就某一学术专题开展研究互动、学术讨论和科研写作训练,实现了自主查阅文献、合作研讨、小组报告的有机融合。目前学校教改项目共资助开设了95门新生研讨课。
设立本科课程助教。聘请优秀博士生或硕士生担任本科课程助教,协助主讲教师开展教学工作。实施助教制,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研究和组织教学,通过大班授课也能实现研讨式教学,助教学生通过全程参与本科课程教学,自身的教学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也得到明显提升。2014年共聘请博士生和优秀硕士生1884名担任2048门次课程的助教。
完善实践培养体系。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分类制订实践教学标准,将各类实践活动纳入教学计划,制定学分认定规则,确保各类专业实践教学的学分数,文科不低于20%,理科不低于25%。不断完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支持并鼓励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研训练、学科竞赛等,促进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机融合,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精神、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和服务国家的责任感。
实施教学业绩奖励。深入开展财经制度综合改革,贯彻落实行政权力下移、院系统筹的改革思路,以各单位承担公共课程数量和在籍本科生数量为基础,引入教授上讲台比例、学生评教得分、教学事故数量等五项调控系数,测算各培养单位的教学业绩津贴,形成本科教学业绩奖励方案。2014年,学校增加本科教学业绩津贴至4300余万元,由培养单位根据教师教学业绩进行发放,有力提高了院系及教师的积极性。
(摘自:教育部网站,2015年2月22日)